你有知心或閨蜜嗎?你有兄弟或結拜嗎?
人是群居動物,雖然有些人享受孤獨,但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會結交到朋友,朋友這定義很廣泛,包含:
- 在學校的同學每天相處下培養的十足默契
- 一起上某些才藝認識的知音
- 因緣際會下結識的志同道合盟友
- 吃喝玩樂飯局酒局裡還不熟的狐群狗黨
- 都有共同討厭的人就是俗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以上這些例子,你是否在腦海裡閃現各種畫面?或這些朋友你都能講出名字?
小時候的認知是:朋友,是指人際關係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人,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又十分親密,彼此間的性格、興趣等等可能較為相似,而且可能經常一起活動,對大部分人而言,朋友應該是能夠信任的夥伴,也有人說朋友的定義應該是:除了情人或家人以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你認同以上說法嗎?
朋友有好幾種類型,玩伴、乾親、普通朋友、同性朋友、異性朋友、好友、親友、死黨、戰友、歌友、老友、摯友、益友、室友、性夥伴(砲友) 、密友……等等,每種朋友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地位與等級可以做區別,試問你心中是否也有諸如此類的分類呢?
朋友在一起本應該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我今天有一塊餅我願意分一半給你,今天你遇到事情我也會拔刀相助!這是從小教育下爸媽教育我的道理,在 十年前,女校霸凌回憶錄 內容裡我曾提及過因為我是獨生女的關係,爸媽希望我能在成長的路上跟同儕有更好的相處方式,可能沒有兄弟姊妹怕我不懂的跟別人分享或在度量上不如別人,真的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做人要厚道一點“,什麼叫厚道?待人誠懇寬厚,不刻薄。這就是厚道,所以我理解的是盡量對別人都要有雅量,不斤斤計較,凡事看開一點做人就快樂點,不去感受太多負面情緒,知足且惜福我就能常樂,但我後來發現,吃的虧真的太多太多,很多感覺常常都分不清楚到底是誰對誰錯?我簡單舉幾個例子,可以看看你身邊是不是也發生過這種情況?
- 你把別人當一輩子的閨蜜、死黨、姊妹、兄弟,甚至是當家人來看待,但別人卻把你當舔狗?
- 對方明明知道你對他的好卻視若無睹,就算曾經有過很多美好的回憶,但他現在身邊有更好的朋友取代了你的位置,你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嬉笑胡鬧,好像你在他心裡已經不在重要了⋯⋯
- 因為距離、時間、空間…….等等因素將你們拆散,過去的山盟海誓都煙消雲散,他在另外一頭有不同的工作、興趣、投入不一樣的事情內等等,造成你們不像從前那樣有好。
- 以前很好,好到吃飯、上廁所、睡覺等幾乎所有生活都可以膩在一起,但時間久了,感情淡了,或一些簡單的誤會造成彼此間的尷尬,日子一天天的在過,也逐漸沖淡了你們的感情?
簡單的舉例,我都發生過,還記得我小時候因為沒有手足可以在家陪我嬉戲打鬧,爸媽常常邀約朋友來家裡玩,或一起出去玩,當時簡單的童年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每次要離別時我都萬分不捨,期待下一次的見面或隔天上學時還可以再碰面!單純天真的友誼卻是如此強烈的情感,因為享受當下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不像長大後,因為利益或是某些關係而有芥蒂。又或是相識好幾十年的好朋友,你已經把他當成家人來看待,有什麼好的或什麼想分享的永遠第一個都是想到他,但隨著年齡增長,大家都有不同的目標,每個人都為自己的未來在打拼,又或是他遇上了他認為人生中更重要的人,好比愛情或他又找到一個更他情投意合的好朋友,他變了不在像以前一樣,你們之間的友誼也產生了變化,總之感覺回不到過去了,真的回不去了。
回想起你們的相識過程,你所投入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再想想你們情誼之中的轉變,到現在的關係,是你心甘情願的嗎?其實我曾經也為上述的那些過程感到很傷心、難過、憤怒,但這些情緒統整都是失望,當然好的友誼我到現在還是很多,我也很珍惜,像我這種直白的人,好比一面鏡子,別人怎麼待我,我們都會加倍奉還,耿直的個性有些人喜歡,但有時候口直心快,可能刀子口豆腐心不小心得罪到別人,但我們的初心都是良善,並無意傷害到任何人。
我曾經和一個我覺得很會做人的朋友聊過,為什麼他都讓自己受委屈或講話那麼保守?我不想看到他吃虧呀!他總告訴我:退一步海闊天空。
而社會的組成社會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占有一定資源、機會的社會成員的組成方式及其關係格局,社會結構具有複雜性、整體性、層次性、相對穩定性等重要特點。一個理想的現代社會結構,應具有公正性、合理性、開放性的重要特征,因此人物展現總是很多元,並沒有制式的規定每個人的特色應該要是什麼,正因為如此,每個人的獨特思維導致後續展現的行為也有所不同,有人脾氣好;就有人脾氣差,每種特質都因人而異,形成社會的多種特色。
其實大可以不用想太多,人們常說一句話:永恆不變的只有永遠在變。我有個學姊告訴我:隨著時間流逝,你會看清,很多好朋友都只是因為當初你們因為某一件事情或為了一起達成某件成就,你們長期相聚在一起,至此因也促成你們的關係在當時很親密,日後分開了也不必太難過,只是因為都還在成長,都有各自的新標的要去追隨,回想起曾經的過往,是開心是感動就足以安慰。後來我看了這本書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 後,我更能享受每一次和朋友相處的時刻,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用減法來計算,和任何人見面的次數增加,代表你們的情誼有所提升,可能是變好也可能是變壞,但未來要再見面的次數真的是見一次少一次,為何不好好珍惜當下就好了呢?
在 大人的友情:在大人之間,友情以什麼樣的面貌存在著? 一書中層談論:你能為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嗎?人為什麼會背叛他人?親子、夫妻、手足、同事、主管及部屬……任何一種人際關係背後,都有「友情」在運作。
河合隼雄,臨床心理學家、日本心理學界重量級人物,日本第一位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是日本心理治療領域無可爭議的奠基者和開拓人,寫了一本書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談友誼 ,帶着這個問題閱讀本書:你,有「真正的」朋友嗎?這句話真的很令人有所省思,而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中完整為我解惑,提高情商,改變的不只是人際關係,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山不轉路轉,自己有所改變,所看待事情的心態也會跟著不一樣!而後我開始去探討自己的內在,關於心理學我也看了好幾本書,比起面相手相而言,我更喜歡研究關於他人展現的外在代表他的內在心態面,這本 圖解行為心理學:一看就懂的超強識人術!心理學家助你破解肢體語言與口頭禪的祕密,從交友、戀愛到職場都更受歡迎 中,我學到很多從外在探究他人心裡的想法,堪比讀心術,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本書,真的收穫會很多!
很多人說要做自己,只是說著玩的。
先弄清自己是怎麼回事,才可能開始做自己啊。──蔡康永
不為誰而改變自己的原則,我有一個很好的高中同學,到現在都還保持聯繫,在我生活管理家這個品牌創造初期,一直都是她陪在我身邊給我很多很好的建議,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或是跟人有爭執的時候,是她勸著我讓我轉念不跟小人計較,其實我也跟她發生過一次決裂,那次事件爆發,我選擇不多作解釋,我狠下心來刪除她一切聯繫方式,直到一年半後我們才又和好了,因為在吵架後的四個月我看了這本書: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 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 ,原本只是單純被這本書吸引,但後來我才認真審視我身邊的朋友到底哪些是真心待我好的,在看完這本書後我積極像她道歉承認是我一時衝動等等過錯,過年過節有想到就會跟他用微信聯繫,直到去年的暑假,她回復了我這句話讓我永生難忘,她說:錯絕對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但是當拒絕溝通在拉黑的時候,人與人之間要如何相處?這句話到現在還是在我腦海裡迴響,雖然和她和好後我盡可能地不去撕開我們友誼的傷疤,但有一次我們聊到人際關係的看待觀點是還是討論到我的習慣問題,她覺得我每次有事情時,都會很積極處理,但在友情方面時,卻不直接把話說開,這樣別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哪裡招惹人嫌?哪裡讓別人感到不舒服?我很平淡的回答她,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因為喜歡妳的某些特質或剛好是同好,不是因為我不喜歡你的某些原因才讓我想跟你做朋友,妳可以完整保留妳自己的特色,因為妳是妳,不需要為了跟我做朋友而改變。
朋友有好幾種來源,如今科技發達,交友軟體想必大家都有聽過,適合想要認識新朋友或尋找交往對象,交友軟體的原意不只是讓大家湊合得在一起,認識新朋友拓展新的交友圈不是錯!而後衍伸的玩伴、乾親、普通朋友、同性朋友、異性朋友、好友、親友、死黨、戰友、歌友、老友、摯友、益友、室友、性夥伴(砲友) 、密友……等等,都看你自己怎麼去選擇,對於交友軟體,我也做了一些功課,未來會再繼續分享在這篇文章下,請各位Bestie持續鎖定追蹤!

對於我的交友原則,我做了三點分享:
-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不用為了迎合誰而改變自己。
- 會改變自己的原則與習慣,純粹是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迎接更美好的人生,物以類聚,吸引到的朋友自然而然會是同一個檔次。
- 要把握每個當下,就當只有一次的機會,錯過了就只剩下遺憾
以上是我個人論點及所作所為,我沒有任何怨言也不怪罪任何人,討厭我的不喜歡我的,你不要來惹事或造假惡意誹謗我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只眼,但如果你考驗到我的極限或踩到我的底線,我也絕對會採取相關手段講事情處理得完善。喜歡我的信任我的,我隨時張開雙臂迎接你,只要我能力範圍內我都很樂意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提供協助,透過這篇文章你們能對我個人原則更加了解,有任何想法或問題都可以在下面留言或私信告訴我!
You are the best ! I’m UrBestie!
我是生活管理家Cora,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